企業理念
|
|||||
|
|||||
“明月松間照,清泉石上流”,皎皎月光傾瀉落下,灑在城市的每一個角落,映在每一雙抬頭觀望的眸中。 秋臨 秋處露秋寒霜降,冬雪雪冬小大寒。下半年的冷空氣隨著二十四節氣歌后半句的唱響悄然來臨。 處暑過后,強降雨一場接著一場的襲來,天氣也漸漸隨著涼了。原本如火如荼的夏,當下倒也被蒙古西伯利亞冷高壓慢慢逼退。街上的人群也有的開始著了長袖,月光蒙在他們歷經了夏的軀體上,好似要將他們的皮膚、連同夏天到來的印記一同掩蓋下去。在鬧市那邊,或步行、或慢騎,三五成群亦雙雙結對,嘮著所遇所感,磕著瑣碎家常,已看不見夏日那般大汗淋漓和慌忙趕路;蛟S這便是很多人喜歡夏末秋初的原因吧——可以慢下來看看生活,不被炎熱所驅趕,也不為寒冬所禁錮。 秋老虎的每一場叫囂都是秋到的痕跡,狂風呼啦撕扯著發出躁動的風聲,如同狂嘯的老虎一般,叫囂隨之來臨的便是“一場秋雨一場寒”。夜里往往被調好溫度的空調吹醒,掖好被子之后才又進入佳夢。巴山楚水凄涼地,好像在麗水也是同樣適用,倒也不是說這里多凄涼,只是難免看著遠山黛、江水清,想起了千里之外的巴山楚水。 這里太像故鄉,以至于也時常以為從未離開。 燈 旅途總是充滿著不確定性,就像初來乍到者打開高德地圖在陌生的城市行駛,并不知道下一個紅綠燈路口會等上幾秒。 到達之前,我也不知道這里便是這一站的歸屬。開發區,顧名思義便是經濟開拓與規劃發展區域,晃眼過去好像是荒蕪一片,與成大街這里的景象倒也還算吻合,除了立著的大字牌子在無聲的宣告著歸屬,便只有紅綠燈光出現的最是頻繁。 偶爾踏著月光在人行道上散著步,數著兩個路燈是隔了多少步數,手機里放著花海,迎著城市的晚風,也任憑它吹散發絲、撫著臉頰。路人好像都很忙一樣,很少見到仙霞路會有成群結隊的三五好友聊聊家常。四輪與二輪帶著飛塵駛去,留下了黃色尾燈幾秒的痕跡。 宿舍樓下的路燈,是路燈之外在這個肉眼所及的地方最亮眼的地方。廠區的大叔總喜歡在燈下的長椅上刷著抖音,他們的家人好像并不在身邊,似乎這一刻,即使沒有交流,兩個不同年代的人也產生了共鳴。 抬頭那方,柵欄之外的路燈在樹影的搖曳之下添了些許昏暗,偶爾可見的行人疾馳著趕回家一樣匆忙的,還有晚班之后的街道上不斷循環的紅綠燈光。 巷子 在四十度高溫的洗禮之后,城市的一切好像都枯了些。 巷子里也是。卷餅阿姨說,她的卷餅以往都是傍晚時分便售盡了,現在已是晚上九點,但是不時的還是會有客人,她說疫情防控也不知道啥時候突然來臨,總是讓人有點手足無措,反反復復的狀況也屬實是有點煩人,但是每天都還會堅持開張,支著小黃推車等著顧客的那句“老板,來個卷”。還有對面的貴州鐵板豆腐,貴州阿姨說著一口帶貴州味道的普通話,賣著貴州味道的豆腐,還會和著靈魂伴侶折耳根,招呼著每一個下班人的疲憊。巷子被各類小吃餐館所充滿,夾雜著留聲喇叭,對著巷子里來往的路人不斷循環播放。 對啊,他們來時多是拖著滿身的疲憊,就與巷子殘舊失修的路面一般,嘆息著歲月勞苦的同時又在繼續承受著車輪的碾壓。與城市的車水馬龍中,與抖音上光鮮靚麗的人群相比,他們好像更能體現出高速轉動的時代之下隱藏的“打工人”實況。 巷子里還在不停歇的播放著各式各樣的喇叭聲,巷子中間行走的是生活,巷子兩側注目的也是生活,他們都與生活相望。過著生活的一行人在巷子里面,過著生活的另一行人也在巷子里面。
【責任編輯:周磊】 |
|||||
【打印】【關閉】 |
|||||
已瀏覽:996次 | |||||
上一條:
沒有了
下一條:
企業文化理念宣貫
|